首页

搜索 繁体

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136(1 / 2)

食品厂厂长每天看自己的手下为了抢预制菜无所不用其极,对这个菜信任极了!

食品厂厂长的话,打动了沈清月。

他说要革那些市面上厨师的命。

让他们见识见识,还是得好好做菜才是硬道理。免得他们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,以为自己又可以了。

食品厂厂长谈事情,去外地开会,总下馆子,有的时候就会碰见难吃又贵的东西,好吃的饭馆是少数!

远远不如自己厂牌生产的预制菜。

食品厂现在盈利了。

但是厂长作为一个从大厂出来的高层,野心绝不止于此。

他想有了名气之后,再跟当地谈合作,扩建厂子。

没错上半年还考虑要不要卖场地回血呢,下半年已经考虑扩大规模了。

最开始的股份都是大家凑钱加贷款的。

但好的商业厂子不该全是自己出资,而是进一轮的融资。

沈清月已经买下了县里一个铺在,正在装修呢。紧接着就是开店的事儿。

以前对她很难的事儿,现在都已经驾轻就熟了。

连装修团队都是现成的,开店这种事儿在沈清月这看来,毫无难度。

贺政晨看见沈清月在思考事情。突然开口道:“月月,我有个大胆的想法,咱们的预制菜店去省城开行不行?”

去省城开店

去省城开预制菜店?沈清月原本没想过这个问题。但却意外的心动。

贺政晨看懂了沈清月的心思道:“对,去省城开。”

他本就是省城人,当过记者和主编,见多识广,但思云县这个小地方却给他带来很新奇的感受。

这边的人热情大方,厂里团结一心,就连村里都安逸舒服,完全不像省城。

成功让贺政晨的心在这里安了家。

连他都有这种感受,别人就更是如此。贺政晨想让省城的人也感受一下,来自小县城的震撼!

预制菜能给省城所有的厨师上一课,他凑热闹不嫌事儿大。甚至还想早早的看到那一天的到来。

沈清月想了想,还是答应了:“可以。”

这也许是个特别的尝试。

俩人,去省城开店,肯定得选一个店长。看了一圈。

跟蒋玉谈了谈。

蒋玉没想到,清月姐跟政晨哥居然想去省城发展,在县里发展的不好么?

不过,到底是年轻人听闻去远方,心里也怦怦直跳。

最早跟沈清月的人,现在都已经独挑大梁了。

英嫂子现在负责县里的水果店。春杏姐跟李大厨负责后厨。

沈梅姐养猪去了。她呢,目前在给沈清月当小秘书。

但这次沈清月说,要是去省里开店的话让她负责。

蒋玉十分心动,但尚存的一丝理智告诉她:“我得回家里商量一下。”

毕竟是爸妈的独女,家里在县城势力也不小。要是在县里生活,哪怕遇上问题,家里也能上下打点!

但去省城就不一样了,家里也未必放心。

沈清月道:“应该的,你跟家里商量一下。”最近她要跟贺政晨动身去省城。既然要开店。

店面,装修,囤货,一切的一切都得重新弄起来。

沈清月这一走,至少得个把月,家里和县里的事儿,暂且就让沈秀和沈盼盼来负责。

俩人一早就被沈清月勒令学了开车。

现在自家的货车已经跑的稳稳当当了。

村里那些男人见了都纳闷。

以前村里重男轻女,但凡那些贵重的诸如拖拉机之类的都不让女的碰。说起来就说女人不适合开。

现在不光沈清月会开,连她的两个妹妹也都开的很溜。

当初那些话再没有人说起了。

沈清月跟贺政晨订了卧铺火车票去了省城。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走了六个班小时!

好在卧铺这边人少。倒还清净,等下车的时候出站台,他都走出老远了,硬座那边还没下完车呢。哪几节车厢简直挤得像沙丁鱼罐头。

到了省城,天气燥热的令人心烦。贺政晨带沈清月到省城最热闹的中央大街过来转转。

果然省城比小县城要热闹很多。

大街上的叫卖声,此起彼伏。路边摆放的都是各式各样的摊位。还有店面就光明正大的放着港台的流行歌曲。

路上有各种各样穿着喇叭裤戴蛤蟆镜的年轻人。

头发都喷了厚厚的发胶,模仿杂志上港台的明星。

贺政晨带着沈清月去了几家饭馆。这边都是商业街,铺面价格贵,口味反倒是平平。但有几家卖特色点心的倒还不错。

沈清月在这边转了两圈。虽然这里的一切都比县里更繁华,但在沈清月的眼里却不算什么。

随后就开始找铺子开店的问题。

她就想选一个大街上客流量多的地方,宽敞明亮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